国芯物联斩获双项大奖,引领国产RFID创新潮流!

发布于: 2025-02-22 14:00
阅读: 433
分类: 公司新闻

国芯物联斩获双项大奖,引领国产RFID创新潮流!

国芯物联始终专注于国产RFID读写产品与芯片的研发,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致力于树立物联网智能互联的新标杆。我们独创了以RFID芯片设计、产品开发及集成应用为核心的多元化组合模式,凭借灵活的业态布局与卓越的技术实力,为企业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助推各行业实现智能化转型和降本增效。凭借领先的研发实力与市场表现,国芯物联荣获“2024年度中国物联网企业投资价值榜”“2024年度中国物联网行业创新产品榜”双项殊荣,彰显了我们在物联网领域投资与创新方面的卓越地位。

 

连续六年蝉联最具投资价值企业奖

国芯物联凭借自主研发的RFID读写芯片技术,打破国外垄断,创造了行业里程碑,构建起中国自主可控的RFID技术护城河。这一技术突破不仅增强了国内RFID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也让国芯物联在物联网行业的投资价值持续攀升。

国产芯片为何成为中国RFID行业的护城河?

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智慧城市、物流、零售、制造等多个领域已经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尽管下游应用已经成熟,但长期以来,国内企业在RFID芯片领域面临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尤其是在高性能RFID读写芯片领域,全球市场主要由少数几家外资企业主导。这不仅导致国内厂商在成本和供应链上受制于人,更使得行业在面对外部市场变化时缺乏足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

而国产RFID芯片的突破,正是改变这一格局的关键。供应链安全、成本优化、技术定制化以及政策支持,共同推动国产RFID芯片成为行业的护城河,确保中国企业在物联网时代掌握核心技术自主权。国芯物联深知,构建护城河的核心在于技术突破。公司核心团队在芯片设计、射频技术和物联网应用领域拥有丰富的技术积累,通过多年研发攻关,成功推出自主可控的RFID读写芯片,实现了高性能、低功耗、强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技术突破。这不仅填补了国内高端RFID芯片市场的空白,也为行业提供了更加稳定、安全、可控的技术支撑。尤其是公司推出的第二代、第三代RFID芯片,在读写效率、信号稳定性、能耗控制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国产芯片的竞争力。

 

投资机构为何持续看好国芯物联?

资本助力,创新不断:

涂鸦智能投资部董事总经理杨绍东先生表示:“RFID技术市场广阔,虽然下游应用企业众多,但芯片环节仍然由外资企业主导。国芯物联凭借深厚的产业经验和领先的技术能力,有望成为这一领域的突破者。”

目前,国芯物联的产品线已全面覆盖读写芯片、读写模组以及搭载自研模组的读写设备,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智能制造等领域。整机年产量达30-50万台,芯片出货量达8000万片以上。我们着重整合优化生态链,携手上下游产业链,与国内外顶尖的半导体材料供应商共同合作赋能,同时也与物流、零售、智能制造等行业的企业深度合作,推动RFID技术在更多场景落地。这种全产业链的布局,不仅提升了我们的生产效率,也让我们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

 

不断创新,迈向AIoT与移动应用新纪元:

我们还将持续研发下一代高性能、低功耗的RFID芯片,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性能,不断追赶超越欧美企业,巩固我们的技术壁垒和芯片定价权。此外,我们也在布局物联网边缘计算和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领域,将RFID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相结合,打造更智能的物联网解决方案。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RFID手机芯片也是我们关注的未来方向。RFID技术与手机的融合将带来巨大的市场潜力。想象一下,未来的手机可以内置RFID芯片,用户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就能完成支付、门禁、物流追踪等多种功能。这种技术不仅会极大提升用户体验,还将为零售、交通、安防等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荣登中国物联网行业创新产品

MR100(任我行)是一款国芯物联针对移动操作环境中的物理和无线要求,精心研发了高效、耐用型超高频RFID随身读写器,装备了一块10000毫安时的大容量电池,能够适应各种环境下的多种应用要求,如工业、物流、医疗等领域。

高灵敏度读写,精准高效

MR100具备卓越的灵敏度和稳定的盘点能力,批量读取RFID标签(500张/秒),并实时传输数据至管理系统。扫描枪的电力管理系统经过优化,可长时间运行,适合需要长时间运行的场所,如物流中心、工厂、医院等,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支持特定低功率输出,其在各种环境下都能稳定工作。

超长续航,适应高强度工作环境

优化充电效率,充电速度快,且在满电状态下(配备10000mAh大容量电池)可持续运行。相比传统手持设备,MR100在保证性能的同时优化重量和人体工学设计,用户长时间使用也不易疲劳,提高操作舒适度和效率。适用于需要不间断作业的物流、仓储、制造业等高负荷工作场景,减少停机时间。

广泛兼容,便捷连接

支持蓝牙与Type-C接口,可以轻松连接鸿蒙系统、Android、Windows和iOS操作系统的设备,确保数据稳定传输,降低丢包率,在医疗、金融、安防等行业的数据采集任务中表现出色。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7-21
    vch13676476
    在当今快节奏的商业世界中,物流行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纽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期望货物能够快速、准确地送达,还希望能够实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运而生,如同一场及时雨,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物流行业智能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一、RFID 技术原理与优势 RFID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借助特定射频,巧妙地从标签中精准读取信息的前沿技术。其背后的工作原理犹如一场精密而有序的 “能量与信息接力赛”。首先,射频识别设备作为这场 “赛事” 的 “发令官” 与 “核心枢纽”,利用电磁场感应产生的能量,如同发射出无形的 “能量光束”,精准地传递到射频标签之上。这股能量瞬间激活了标签,使其如同被唤醒的精灵,立刻产生代表当前所附着物体信息的独特信号。随后,这一信号沿着既定的 “信息轨道”,迅速传递回射频识别设备。...
  • 2025-07-16
    vch13676476
    RFID是什么? 说起RFID不少小伙伴没听过或者听过但不清楚RFID是什么。我们在超市结账时,收银员挥一下扫码枪就能识别商品;过高速收费站,不停车就能自动扣费;图书馆借书,管理员轻轻一扫就完成登记;这些习以为常的瞬间里,都藏着同一个“隐形功臣”——RFID。 RFID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在各个角落悄然无声地为各行各业服务。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名字叫做无线射频识别。简单说来就是一种非接触性的自动识别技术,不需要人工干预便可以实现信息识别。   RFID的发展 RFID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曾用于识别盟军飞机,避免误击友军。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并且逐渐走向成熟。除了军事方面,在很多其他行业中,人们都有辨识各个物品的需要,为此总要给物品贴上很多标签,标签上又要输入好多好多信息,实在太浪费时间和人力,而且数据误码率比较高。所以人们为了节省劳动力,解放双手,便开始寻找一种能够自动识别的方法,于是乎RFID就应...
  • 2025-07-07
    vch13676476
    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竞争主战场的今天,芯片作为信息技术的"神经中枢",其国产化进程已超越单纯的产业范畴,成为关乎国家数据主权、产业链安全与科技自立的战略命题。从智能终端到工业控制,从国防装备到金融系统,芯片的自主可控能力正成为衡量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1、筑牢数据安全防线:从源头切断信息泄露风险 在国防军工、金融证券、医疗健康等关键领域,芯片作为数据处理与传输的核心载体,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国外芯片产品可能暗藏未公开的安全漏洞或后门程序,如美国NSA曝光的"永恒之蓝"漏洞,曾利用芯片底层缺陷实现全球网络攻击。国产芯片通过自主设计架构、全流程国产化验证,可从物理层、逻辑层到应用层构建完整的安全体系。 这种安全可控性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某省政务云平台采用国产芯片后,通过固件级安全启动机制,成功抵御了37次针对系统引导程序的渗透攻击,而此前使用国外芯片的同类平台年均被攻击次数达126次。当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才能真正拥有"金钟罩"。 在RFID芯片领域,国...
  • 0755-269093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