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芯物联2025年度新品发布会圆满举行

发布于: 2025-05-30 00:00
阅读: 189
分类: 公司新闻

5月28日,国芯物联2025年度新品发布会于深圳成功举办。五款搭载国芯三代 X3M1芯片的旗舰新品震撼亮相 ——G800 高端智能读写器、G810 工业级读写器、S10 一发多收读写器、G2 Ultra 超高频手持终端及H1 RFID智能背夹,全方位展示了国芯物联在 RFID 芯片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与全场景行业解决方案。

本次发布会汇聚传感器、物联网、天线设计、电子标签、读写设备厂商及系统集成商等行业代表逾 200 人,共同见证国产RFID芯片的突破与成长。

深圳物联网产业协会执行会长杨伟奇开场致辞,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RFID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中国企业在这一领域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全产业链优势,同时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国产芯片的自主研发愈发重要,突破高端芯片长期被欧美“卡脖子” 问题,推动国芯RFID芯片的创新突破,不仅是打破技术壁垒、构建安全可控产业链的关键举措,更是抢占全球物联网产业竞争制高点、赋能 “数字中国” 建设的战略选择。

在国芯物联年度新品发布会上,董事长王翥成以《三剑齐发 勇攀高峰》为主题发表演讲。介绍了全球最快的RFID读写芯片GXR-03,其接收灵敏度达- 86dBm,1.5 秒可处理1000张标签,还展示了搭载4颗自研芯片的“一发多收”读写器及“芯片+AI” 解决方案,能实现标签定位等功能。

同时公布2026技术路线图:第三代芯片正优化以超越美国产品,2025 Q3将发布低成本低功耗的第四代芯片打入C端,2026 Q2启动全集成的第五代芯片研发。

国芯物联具备战略优势,地处大湾区有全产业链支持,获国资投资,团队研发实力强,深耕行业二十年,覆盖多领域场景,获多项荣誉,目标是成为全球领先的 RFID 芯片供应商,以中国芯实现万物互联。

国芯物联联合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熊立志博士介绍了读写器芯片规划与进展。采用CMOS工艺,完全自主设计射频前端电路和基带信号处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快速迭代且产能可无限放大。

从2021年6月发布的0.18RFCMOS工艺 GXR-01,到2025年10月将推出的40nm工艺GXR-04,以及规划中的90nm工艺全集成单芯片SIP读写器方案GXR-05,各代产品特点鲜明。当下重点是三代芯片X3M1,它具备更高灵敏度和更强基带信号处理算法,正挑战CMOS器件物理极限,适用于手持机、盘点柜等极限应用场景。

国芯物联联合创始人、产品总监郭述强介绍了S100 一发多收读写器,采用创新的一发四收架构,搭载4颗X3M1芯片,端口发射功率33dBm,RX灵敏度<-90dBm,各天线端口可独立切换主从模式,能在标签识别时获取载波频率、RSSI 及入射角相位等信息,适用于大型货场、仓库、门店的固定式批量盘点、智能门禁等需批量标签盘点、运动方向检测和区域定位的高要求场景。

国芯物联华南区销售总监马拥军介绍了G810工业读写器与G800高端智能读写器。G810搭载X3M1芯片,RX灵敏度<-86dBm@33dBm,识别距离超20米,多标签效率超500张/秒,支持全频段与主流协议,适用于电力、零售等多数标签读取场景。G800同样以X3M1为内核,RX灵敏度<-87dBm@36dBm,识别距离超35米,多标签效率超800张/秒,还配备ARM G52 GPU、1TOPS NPU等强劲配置,适用于海关、厂矿等严苛环境下的多标签盘点。

国芯物联国际部产品经理Leticia介绍了H1 RFID背夹。该背夹搭载第三代 X3M1 芯片,发射功率33dBm,接收灵敏度<-83dBm,搭配 3.5dBi 圆极化天线,每秒可读取超500张标签,读取范围超10米。其采用21700标准封装电池,支持用户自行更换,续航持久,具备IP43 防护等级,可承受1.2米跌落,整机尺寸 174.6mm×80.5mm×135mm,重750g。配备LED状态指示,支持BLE5.0蓝牙和 USB2.0接口,还可选配Zebra SE4701等条码读取引擎。适用于仓储管理、零售物流等场景,能提升供应链效率,实现数据可视化,在鞋服、医疗等多领域赋能 RFID 数字化应用。

 

感谢每一位见证者的信任,感谢产业链同仁的并肩。让我们以芯为剑,划破技术壁垒;以生态为舟,驶向万亿蓝海。下一个创新里程碑,等我们共同书写!—— 国芯物联,让世界听见中国 “芯” 的声音。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7-21
    vch13676476
    在当今快节奏的商业世界中,物流行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纽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期望货物能够快速、准确地送达,还希望能够实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运而生,如同一场及时雨,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物流行业智能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一、RFID 技术原理与优势 RFID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借助特定射频,巧妙地从标签中精准读取信息的前沿技术。其背后的工作原理犹如一场精密而有序的 “能量与信息接力赛”。首先,射频识别设备作为这场 “赛事” 的 “发令官” 与 “核心枢纽”,利用电磁场感应产生的能量,如同发射出无形的 “能量光束”,精准地传递到射频标签之上。这股能量瞬间激活了标签,使其如同被唤醒的精灵,立刻产生代表当前所附着物体信息的独特信号。随后,这一信号沿着既定的 “信息轨道”,迅速传递回射频识别设备。...
  • 2025-07-16
    vch13676476
    RFID是什么? 说起RFID不少小伙伴没听过或者听过但不清楚RFID是什么。我们在超市结账时,收银员挥一下扫码枪就能识别商品;过高速收费站,不停车就能自动扣费;图书馆借书,管理员轻轻一扫就完成登记;这些习以为常的瞬间里,都藏着同一个“隐形功臣”——RFID。 RFID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在各个角落悄然无声地为各行各业服务。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名字叫做无线射频识别。简单说来就是一种非接触性的自动识别技术,不需要人工干预便可以实现信息识别。   RFID的发展 RFID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曾用于识别盟军飞机,避免误击友军。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并且逐渐走向成熟。除了军事方面,在很多其他行业中,人们都有辨识各个物品的需要,为此总要给物品贴上很多标签,标签上又要输入好多好多信息,实在太浪费时间和人力,而且数据误码率比较高。所以人们为了节省劳动力,解放双手,便开始寻找一种能够自动识别的方法,于是乎RFID就应...
  • 2025-07-07
    vch13676476
    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竞争主战场的今天,芯片作为信息技术的"神经中枢",其国产化进程已超越单纯的产业范畴,成为关乎国家数据主权、产业链安全与科技自立的战略命题。从智能终端到工业控制,从国防装备到金融系统,芯片的自主可控能力正成为衡量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1、筑牢数据安全防线:从源头切断信息泄露风险 在国防军工、金融证券、医疗健康等关键领域,芯片作为数据处理与传输的核心载体,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国外芯片产品可能暗藏未公开的安全漏洞或后门程序,如美国NSA曝光的"永恒之蓝"漏洞,曾利用芯片底层缺陷实现全球网络攻击。国产芯片通过自主设计架构、全流程国产化验证,可从物理层、逻辑层到应用层构建完整的安全体系。 这种安全可控性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某省政务云平台采用国产芯片后,通过固件级安全启动机制,成功抵御了37次针对系统引导程序的渗透攻击,而此前使用国外芯片的同类平台年均被攻击次数达126次。当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才能真正拥有"金钟罩"。 在RFID芯片领域,国...
  • 0755-26909336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