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集团 RFID数字化智能生产管理案例

发布于: 2025-02-14 17:32
阅读: 338
分类: 客户案例

新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研制、销售各类精密塑料制品及医疗器械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集团下辖9个子公司,拥有4个生产基地。
新海是中国打火机行业的知名企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功打赢欧盟反倾销官司、突破欧盟CR技术壁垒,是打火机、点火枪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海近年进军医疗器械行业,通过自主创新和并购,拥有了两个医疗器械全资子公司,成立了宁波、深圳、南京三大研发中心,目标打造医疗器械细分行业的龙头企业。

客户工作面临的挑战(案例需求)

1、传统的生产力水平跟不上翻倍增长的需求订单业务量

2、产线传统作业效率低,水平差

3、人工检查核对耗时长,影响出货进度

4、各环节衔接,依赖人工处理衔接各环节节点

5、批量生产数量大,需大量人工处理不仅产生成本高,而且易疲劳导致,错误作业、重复作业、漏作业产生

6、生产不可视,监管不足。科技日益进步,新海集团亟需提升自动化产线管理的整体水平

 

案例概述:

新海集团采用国芯物联自主研发的核心RFID读写器配套设备和定制开发的中间件服务程序,分别采集和校验处理产线各关键节点的前端信息,通过国芯物联RFID智能管理平台系统与MES系统、AGV系统、立库系统多单元进行大数据的实时交互应用,RFID智能管理平台系统涉及产线的原料入库校验、AGV调度、立库传输入库、托盘合盘组拖、智能安全生产、机械手臂临时调度、机械手臂生产码垛校验、托盘校验拆盘、RFID称重管理、烘道管理、成品入库、订单出库等全过程监控管理。系统能够自动采集生产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为生产管理者提供生产线所有工序环节的“实时数据”,并且能够结合各工序设备的工艺特点和相关的工艺、质量指标参数,进行各生产重要环节的工艺参数和设备运行参数等生产信息的在线监测和分析,帮助企业实现生产过程中半成品工序、成品工序的计量、仓储的出入库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集成,从而做到对生产操作进行自动实时跟踪,可有效地对各生产岗位进行监督、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工艺参数的执行率进行监督,全面保障了新海科技集团的产能高效、生产过程安全、数据准确实时的科学生产状况。

 

技术特色和优势

1、实现新海集团生产线多品种混流装配,生产全过程数据自动采集,让新海集团生产数据采集率提升至99%
2、实现全生产过程可视化管理,建立产品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人与机器之间的连接,帮助新海集团实现和加强产品、机器和人的自主性和自优化性,从而显著提高新海集团生产效率和生产柔性
3、扁平化管理,帮助新海集团减少物料库存20%;提升配送效率和准确率30%; 
4、全面质量管控,让新海集团生产环节相关的质检、控制追溯到每个人
5、通过物联网技术,将产品连接到互联网上,应用大数据和其他IT技术,让新海集团的商业模式从产品驱动转变为数据驱动

 

 

新海集团RFID数字化生产管理案例图示

 

分享

推荐文章

  • 2025-07-21
    vch13676476
    在当今快节奏的商业世界中,物流行业作为连接生产与消费的关键纽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期望货物能够快速、准确地送达,还希望能够实时了解货物的运输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应运而生,如同一场及时雨,为物流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推动物流行业智能化变革的重要力量。   一、RFID 技术原理与优势 RFID技术,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借助特定射频,巧妙地从标签中精准读取信息的前沿技术。其背后的工作原理犹如一场精密而有序的 “能量与信息接力赛”。首先,射频识别设备作为这场 “赛事” 的 “发令官” 与 “核心枢纽”,利用电磁场感应产生的能量,如同发射出无形的 “能量光束”,精准地传递到射频标签之上。这股能量瞬间激活了标签,使其如同被唤醒的精灵,立刻产生代表当前所附着物体信息的独特信号。随后,这一信号沿着既定的 “信息轨道”,迅速传递回射频识别设备。...
  • 2025-07-16
    vch13676476
    RFID是什么? 说起RFID不少小伙伴没听过或者听过但不清楚RFID是什么。我们在超市结账时,收银员挥一下扫码枪就能识别商品;过高速收费站,不停车就能自动扣费;图书馆借书,管理员轻轻一扫就完成登记;这些习以为常的瞬间里,都藏着同一个“隐形功臣”——RFID。 RFID其实在很早之前就已经诞生了,在各个角落悄然无声地为各行各业服务。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中文名字叫做无线射频识别。简单说来就是一种非接触性的自动识别技术,不需要人工干预便可以实现信息识别。   RFID的发展 RFID的应用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曾用于识别盟军飞机,避免误击友军。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并且逐渐走向成熟。除了军事方面,在很多其他行业中,人们都有辨识各个物品的需要,为此总要给物品贴上很多标签,标签上又要输入好多好多信息,实在太浪费时间和人力,而且数据误码率比较高。所以人们为了节省劳动力,解放双手,便开始寻找一种能够自动识别的方法,于是乎RFID就应...
  • 2025-07-07
    vch13676476
    在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竞争主战场的今天,芯片作为信息技术的"神经中枢",其国产化进程已超越单纯的产业范畴,成为关乎国家数据主权、产业链安全与科技自立的战略命题。从智能终端到工业控制,从国防装备到金融系统,芯片的自主可控能力正成为衡量国家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1、筑牢数据安全防线:从源头切断信息泄露风险 在国防军工、金融证券、医疗健康等关键领域,芯片作为数据处理与传输的核心载体,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国家战略利益。国外芯片产品可能暗藏未公开的安全漏洞或后门程序,如美国NSA曝光的"永恒之蓝"漏洞,曾利用芯片底层缺陷实现全球网络攻击。国产芯片通过自主设计架构、全流程国产化验证,可从物理层、逻辑层到应用层构建完整的安全体系。 这种安全可控性在信息化时代大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某省政务云平台采用国产芯片后,通过固件级安全启动机制,成功抵御了37次针对系统引导程序的渗透攻击,而此前使用国外芯片的同类平台年均被攻击次数达126次。当芯片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才能真正拥有"金钟罩"。 在RFID芯片领域,国...
  • 0755-26909336
  • 返回顶部